歡迎訪問,用佛法的智慧照亮我们的生活,开启我们的智慧人 生!

諸位來參加清明報恩佛七,一方面是修行,一方面是為了報恩。多半的人會為了祖先及已故親友立往生牌位、點往生燈,做何用呢?是希 ...

餐廳門口拉著紅布條「進來吃個飯吧!不然我們兩個都沒飯吃了」 寢具店櫥窗張貼著海報「 歡迎試躺!不然我們兩個都睡不好」 觀 ...

問:佛教徒是否能投資房地產、股票和基金?   答:佛陀教導弟子將財富分做四份,其中一份用於營業生計,因此佛教徒 ...

諸苦所因,貪欲為本; 若滅貪欲,無所依止。 ——法華經卷二.譬喻品 此偈是說,各種痛苦煩惱的根源是貪欲,如果把貪欲的問題 ...

我們常說,「修行」就是「修正自己的行為」,可見修行必須要有修正的對象。因此,每一個人無論在待人處世、行住坐臥,或是起心動 ...

積極是一種很重要的生活態度。積極跟消極是相對的,如果不積極,就會變成消極。 什麼叫消極呢?消極是得過且過,有也好,沒有也 ...

公案 【恰恰用心時,恰恰無心用】 這兩句禪語出自永嘉玄覺的〈奢摩他頌〉開頭語。 永嘉玄覺以《證道歌》聞名於世,他是禪宗六 ...

有人問大珠慧海禪師是怎麼用功的,他答道:「飢來吃飯睏來眠。」對方說:「大家都是這樣的啊!那他們都跟你一樣用功嗎?」大珠禪 ...

隨時面對 生命中的無常 從禪的立場來看我們的生命,以及我們生存的環境,可以用一個非常重要的名詞來形容,那就是「無常」。我 ...

執有,是拘束,滯空,也是束縛。捨,是萬事萬物新生的動能,樂於無所住,便能遍遊時空做生命的主人。 ⠀〈心銘〉的作者牛頭法融 ...

「眾生虛妄故,是佛是世界;若解真實法,無佛無世界。」 ──六十華嚴經卷一四.兜率天宮菩薩雲集讚佛品 此偈是說,當眾生生活 ...

信仰三寶是佛教最特別的內容。其他的神教,或唯信上帝(如猶太教及回教等),或信仰聖父聖子聖神(如基督教),或加上聖母的敬拜 ...

居士能夠說皈依嗎?居士可以講經嗎?居士可以化緣嗎?居士可以主持寺院嗎?居士能為信徒念經拜懺悔超度嗎?居士能夠參與和乾涉出 ...

佛法就是解脫法。但是有很多層次,有淺、有深、有更深的。而佛法的解脫,不僅是最深,而且是最究竟的。 解脫什麼?脫苦。有人對 ...

閉關,又稱掩關,這名詞和風氣在印度並沒有,在中國也一直到元朝之後,甚至到了明朝,才看到這種修行方式的記載。因此可說,大修 ...

我們在工作時,無論與誰互動,都要以尊重的態度,將對方視為菩薩。像在法鼓山團體中,大家會互稱對方為‘菩薩’,就是將對方當成 ...

生活在現代的社會中,人與人之間的接觸,比過去更頻繁,接觸面也更廣,但是,每一個人都是為了自己或所屬團體的利益在努力,在爭 ...

從原則上說,佛教並沒有甚麼教條,如果說有的話,那就是戒律。 但是,佛教的戒律,並不像其他的宗教是出於神意的約命,所以也不 ...

現今社會到處有著問題,就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正在改變的緣故。當我們的身體在跟著社會脈動而在動的時候,還要保持心不動,是件很難 ...

如果歸納起來,我們放不下的有六種根本煩惱,那就是我貪、我嗔、我癡、我慢、我疑、我見。 「我貪」是什麼? 有的人喜歡特定的 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