某僧問興善惟寬禪師:「如何是道?」惟寬說:「大好山。」僧云:「我問的是道,你為什麼說好山?」惟寬答:「你只知道好山,哪裡 ...
憨山德清禪師將生死去來之疑,冰釋之後,作了一首偈:「死生晝夜,水流花謝;今日乃知,鼻孔向下。」55 這是憨山德清禪師的開 ...
「逢著便殺」這句話,出自臨濟義玄禪師的《臨濟語錄》,該段文字是:「爾欲得如法見解,但莫受人惑,向裡向外,逢著便殺。」53 ...
僧人問永明延壽禪師:「學人久在永明,為什麼不會永明家風?」永明要他從「不會處會取」,僧人再問:「不會處如何會?」永明答: ...
嚴陽尊者問趙州從諗禪師:「一物不將來時如何?」趙州答:「放下著。」尊者問:「既是一物不將來,還放下個什麼?」趙州說:「放 ...
溈山靈祐禪師一日叫喚院主,院主遂來,溈山說:「我叫的是院主,你來做什麼?」院主無言以對。35 院主是寺院中的職稱。規模較 ...
雲巖曇成問溈山靈祐:「百丈大人相如何?」溈山答:「巍巍堂堂,煒煒煌煌,聲前非聲,色後非色,蚊子上鐵牛,無汝下嘴處。」33 ...
溈山靈祐侍立百丈懷海,百丈說:「你撥撥爐子,看還有沒有火?」溈山撥了一下說:「無火。」百丈起身徹底撥了一撥,撥出一點火來 ...
南泉普願禪師辭世前,門下問:「和尚去世之後將往何處?」南泉答:「山下做一頭水牯牛去。」僧人說:「我也隨你去,可以嗎?」南 ...
石頭希遷禪師問龐蘊居士:「你見老僧以來,日用處如何?」龐蘊答:「若問日用事,即無開口處。」24 龐蘊是馬祖道一的弟子,石 ...
有僧人問大珠慧海禪師:「如何得解脫?」大珠答:「本自無縛,不用求解,直用直行,是無等等。」19 在本則對話中,一方問如何 ...
此句出自《六祖壇經》。在《六祖壇經》中,六祖惠能將這句話做了引申:「前念著境即煩惱,後念離境即菩提。」大意是,前念如果執 ...
六祖惠能對永嘉玄覺說:「何不體取無生,了無速乎?」永嘉禪師答:「體即無生,了本無速。」六祖說:「如是如是。」17 這段對 ...
永嘉玄覺禪師往曹溪參訪六祖惠能,振錫揚瓶,繞祖三匝,六祖說:「沙門應有三千威儀、八萬細行,大德是來自何方,如何傲慢?」永 ...
這是雙峰道信禪師對其弟子牛頭法融說過的,共有兩句:「境緣無好醜,好醜起於心。」13 以禪悟者的立場看這個世界,一切現象, ...
洞山良价禪師問潭州龍山和尚:「和尚見個什麼道理,便住此山?」龍山說:「我見兩個泥牛鬥入海,直至如今無消息。」12 這兩牛 ...
有一位講經法師來參訪鹽官齊安禪師,齊安問他講什麼經,答:「《華嚴經》。」齊安問有幾種法界,答:「廣義地說有無量法界,大略 ...
本句出自一首禪詩,相傳為唐朝無盡藏比丘尼所作。9 禪宗看起來很玄。尋春怎麼會找不到呢?春天的郊野,到處是春意。風是春天的 ...
仰山慧寂禪師問溈山靈祐禪師:「百千萬種現象一起來的時候,該怎麼辦?」溈山說:「青不是黃,長不是短,諸法各住自位,非干我事 ...
有人來見百丈禪師,想在他門下尋覓適宜的人選,去擔任一座山的住持。百丈的首要行政幹部華林落選,反倒主廚溈山中選。華林不服, ...
幸福生活
幸福感源於心中無事
生活中鎖碎,在無形中會讓我們感覺到壓力與煩惱,如果能看淡生活的發生的事情、降低慾望、便會少些煩惱。健康的身體源於健康的心態,活在當下,不過於執著外在的人與事,實現身心輕鬆的自在生活。